奶水牛犢牛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技術
來源:中國畜牧網(wǎng) 編輯:佚名 更新于:2015-12-25 閱讀:
犢牛的飼養(yǎng)
1.初乳期。母水牛分娩后7天內所分泌的乳稱為初乳。犢牛生后0.5小時~1小時內應吃到初乳,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可低于1公斤。初乳期7天,日喂兩次,喂量3.5公斤~4公斤/天,奶溫在37℃~39℃。
2.常乳期。常乳是指泌乳期第7天以后至奶干前所產的奶。犢牛結束初乳期后即轉入常乳期,常乳通常采用奶壺進行人工哺乳。母犢哺乳期三個月,種用公犢哺乳期4個月,哺乳量可根據(jù)犢牛大小、健康狀況而定,一般每頭犢牛3.5公斤/天,分上、下午喂給,乳溫37℃~39℃。喂乳要堅持定質、定量、定時、定溫。
3.早期補料。犢牛在生后7天以后應開始訓練采食犢牛料、粗飼料,粗飼料選用優(yōu)質干草,兩種飼料分開放置,任其自由采食。斷奶前最好不喂青貯等發(fā)酵飼料,避免對瘤胃刺激過大。日糧營養(yǎng)水平:日糧干物質占體重的2.5%左右,每公斤飼料干物質含兩個NND,含粗蛋白16%~18%、粗纖維13%、鈣0.7%磷、0.35%。精料的給量應逐漸增加,斷奶后精料給量為每頭犢牛1.5公斤~2公斤/天。
4.飲水。犢牛初乳期7天過后可在運動場及欄內放置清潔飲水,應保證充足、新鮮、清潔衛(wèi)生的飲水,冬季飲用水溫25℃左右。
犢牛的管理
1.初生犢牛的處理。犢牛出生后先清除口、鼻、耳內粘液,確保呼吸暢通,剝軟蹄,碘酒消毒臍帶,然后進行稱重、編號、記錄再轉入犢牛欄內人工哺乳,并墊上褥草。
2.哺乳衛(wèi)生。喂乳結束后須將犢牛嘴擦拭干凈,并繼續(xù)在頸枷上夾約10分鐘~15分鐘,待吸乳反射興奮下降后再放開,避免犢牛間相互吸吮。保持哺乳用具清潔衛(wèi)生,定期清洗、消毒哺乳用具,要求每日清洗、消毒兩次。
3.犢欄衛(wèi)生。初生犢牛出生后10天內應單獨飼養(yǎng),以便個別照顧,防止感染疾病。犢欄內勤打掃,保持清潔干燥,定期消毒,每周一次。
4.運動與光照。犢牛產下10天后可讓犢牛在運動內自由運動30分鐘,隨日齡的增加逐漸延長,但避免中午陽光曝曬,并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。
5.分群、斷奶。犢牛產下90天后精料采食量達到1.5公斤/天時方可斷奶,斷奶后嚴格實行分年齡段、體重,分群飼養(yǎng)、管理。
6.定位與刷拭期。牛在哺乳期及斷乳后的飼喂過程中應進行定位調教,使之養(yǎng)成進枷采食的良好習慣,同時也便于每天給犢牛刷拭或洗澡,做到人畜親和,便于以后的管理。
上篇:
下篇: